“2016新浪金麒麟论坛”于11月23日在北京举行,华软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广宇出席并发言。
以下根据发言内容整理: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应聚焦“补短板”,加大原创性技术突破。
王广宇:供给侧改革实施一年来,从企业、实体产业和金融角度来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也包括很多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是因为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我们很多做实业的企业家确实也在认真的考虑什么是供给侧的问题,什么是结构性的问题。过去对于企业来讲,面对的现实问题就是考虑产品、市场和销售,往往观察到的是需求侧的变化,但是供给侧的变化往往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大量的投入,更需要一个过程。
整体来讲,强调供给侧改革,对于很多有竞争力的企业,或者说对于有核心发展能力的企业是非常好的趋势。在这一年多,越来越多的代表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创新的一些企业取得了更大的成绩。比如,华为能够在5G标准中把自己的短码技术变成国际标准,意味着我们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供给侧的问题,在长期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方面投入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另外一个角度,目前我们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方面成绩比较显著,未来,希望大家对于供给侧的理解更多聚焦到“补短板”上。
我认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展应该进一步的释放技术要素。过去三十年,我们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在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在原创性的技术方面突破还不够大。所以,考虑在“结构性”和“补短板”的问题上要特别重视科学技术这个要素的作用,这本身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
2、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支持。
王广宇:放眼中国的实体经济,放眼新产业,国家提出来战略新兴七大产业,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到底这些新兴产业能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中国经济顶起一片新的天地,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实体产业是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支持的。但是实体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拿不到便宜的资金,融资难、融资贵,越是早期有创新的企业越得不到资金的支持。美国之所以有硅谷,是因为有华尔街的倾力支持。在中国,中关村想成为硅谷,武汉有光谷,深圳也特别希望能够成为硅谷,可能性有多大?
在中国,创新型的实体产业缺少金融支持的情况也是一个供给侧和结构性的问题。比如说,直接融资的问题。最近十年以来,银行成为了新时代金融业的恐龙,它们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从融资结构看,银行债务和信贷的比重在整个社会融资总量中间的份额永远都是居高不下的,而直接融资的比例小之又小。
怎样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甚至是更多的金融专业人士可以给那些创新型企业提供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我想根本的问题在于能够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使得创业者能够得到高回报,使得投资者也能够得到高回报,同时使创业者和投资者结合的过程中交易成本变得相对比较低。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李克强总理说“放、管、服”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双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关键所在。今天的市场,只有放开让市场去做,才能真正做出成绩来。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如何有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四点建议。
王广宇:我从四个角度谈一下企业的问题。
第一,中国应该积极的鼓励创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中国企业走向全世界,推动国际化。在整个经济比较低迷的形势之下,应该有更多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和带头人站出来,带动企业往前走,做得更大,做得更好。
第二,每个企业家都应该重视创新的问题和技术的问题。企业一定要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工艺、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下很多的功夫,企业家要把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到创新和技术上。
第三,企业家要学会跟利益相关者处理好关系。要跟自己的员工在一个体系内形成共赢,同时,要跟自己的股东形成共赢。
第四,企业家要学会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只要这四个角度都做到了,我相信中国在未来还会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甚至是世界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