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平行论坛之一,本届论坛借助京交会庞大影响力,通过“共生共荣共享共融”的主题分享,推动基于绿色发展要素的全球化服务贸易合作。华软资本总裁江鹏程先生应邀出席,并参与《总编对话》环节,与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先生及行业企业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的“绿色使命”、企业在科技、资本、金融领域的创新机遇与挑战、行业如何对接绿色产业政策等话题。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郭宏超:今天这个论坛叫“绿色经济财富论坛”,坚持绿色发展就是最大的财富。下面我们请几位嘉宾跟我们谈谈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与金融的结合,金融怎么样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江鹏程:大家好,我是来自华软资本的江鹏程,华软资本成立于2008年,主要做股权投资,今天来到这儿讨论绿色经济,也有很大的关系是因为节能环保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投资领域。
今天来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2008年投资的一个企业,也是第一个上市的企业,是在创业板上市的,这个企业叫聚光科技,主要做空气污染的监测,那个时候还没有PM2.5这个概念,但它的产品主要是做监测和整体的解决方案。
在我们最主要的投资领域里,节能环保是很重要的一块,除了这样一些企业,我们还投了高炉煤气、花王股份、美方能源、还有最近还在申报过程中的扬德环境,扬德环境是做低浓度瓦斯发电的企业,相当于循环经济的概念,把以前煤炭产生的副产品怎么样能够有效的利用起来,同时,它还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并符合国内IPO的标准。这是我们的投资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在绿色经济方面做的一些实践。
回到刚才主持人提到的问题,现在政府不断的有新的政策,今年有新的绿色目录出来,对我们来说当然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在原有的投资方向上会去对照,政府支持的这些目录里面会不会有一些适合于我们做投资的,既兼具社会效益又兼具投资价值、具备经济效益的一些企业。我们看了很多,百分之七八十、八九十和以前投的领域都有重叠的,也有一些新的行业出来,我们会更加的关注,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导。
主持人郭宏超:江总,我继续问您,中央前一段也说,未来三年每年GDP的3.5%,这样一个份量投到绿色产业里面去,这三年算下来也得有十几万亿,如果要想做好绿色产业,投资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我们现在讲中国绿色产业这样的产业,参与的大公司几乎没有,都是中小微企业,这一类企业要想让绿色产业实现产业化或者说实现利润,那没有规模效应行不行,这个东西怎么样去解决,您在做投资的时候,未来投资是到不了十几万亿的投资,但是怎么样能实现利润呢?你们现在选择的企业,有没有未来能在规模上短期内迅速去增长的?你们怎么样选这样的标的,很多小企业怎么能看得出来?在哪些领域里面,我们的目录里面哪儿领域,生态环保、节能环保还是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哪个领域里面现在最有可能?
江鹏程:感谢主持人的问题,这一个问题是直指核心的,像我们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是盈利性的,最终我们是需要赚钱的,我们赚钱来源于企业赚钱,还有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结构的改变,但是归根结底来说,在于这个企业在绿色经济里面究竟是不是能够赚钱,是这个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地方。我们明白股权投资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说它并不是解决绿色经济里面最重要的问题,它很重要的责任在于它能够在一个阶段,在企业高速成长的这一阶段里面,我们会有一个强有力的助力在里面,甚至说再往前,在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引导在前面,最开始起步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些支持。
但是就像主持人提出来的,在这样的标的里面,你究竟是怎么去选,一部分的意见是这个企业是不是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够盈利,这是其中的一类企业。比如说,现在能够看到的,大规模能够实现盈利的,和绿色经济很有关的,大家都会去看这几年的电动车的市场,发展非常好,包括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都非常好,这个和以前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现在基本上能够逐渐的摆脱政策支持的限制,能够自己做强做大了,现在很多这样的企业也都上市了,在这个产业链里面,华软也会去布局。
也有一类在这个产业链里面里面的企业,他们在细分行业里面是排前几名的,这些企业规模很大,年收入到几十亿的规模,也是在IPO的流程里面。这部分企业,我们指的是其中绿色经济里面有小一部分符合规模经济,能够很快上量的企业。但大部分的企业不是这样的,这和我们现在的循环经济、环保、污染处理的行业结构是有关系的,它有很强的地域性、行业性,很多时候它的这种扩展是有天然的限制。刚才嘉宾也讲到,有些治理污染的企业它的利润已经很好了,它每年有很好的盈利,但是它的发展受自己天然资源的限制,不解决这个限制也是走不通的,这样的企业就意味着在一个区域内或者在一个细分行业里面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觉得这样的企业依然值得投。刚才说的低浓度瓦斯的企业,它就是在煤炭行业去做,现在做到最大,它也就满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了。所以说我们会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情况去选择标的,即便是我们只能帮助企业在一个阶段让它快速发展,但仍然是有这样合作的机会。
主持人郭宏超:江总,你做投资像这样新的产业要成功回报是巨大的,你们是怎么看这个产业?
江鹏程:我们现在正在和国际前三大空气集团谈合作的基金,主要的方向就是氢燃料,这个行业从我们的理解来说还是做了一些研究的,氢燃料汽车现在最成熟的还是在日本,日本丰田Mirai真正算是量产的氢燃料汽车,包括本田,包括奔驰都做了一些布局,这条技术路线基本算是走通了,像我们做绿色经济的这些投资,包括做企业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对于这些技术路线的选择往往是要经过五到十年验证,不断的研发,不同的阶段,从实验室到理论再到最后,最难的是量产的阶段,但是这些方向大家也看到了些曙光,因为国外已经有人在做了,我们需要做的是怎么把我们的技术达到人家的成本,现在还是有段差距的。
当然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我们探索的也是要依托整个产业链去做整体的布局,很多东西没有,不是说最后一个阶段我们看见了,出来了一个氢燃料汽车,其实前面有一串产业链都不需要解决,还是需要稍微长期一点的布局,要有前瞻性的政策引导,还有各种资源和资金的累计,也要考虑河北北京等地方如果要采取这个政策也要考虑我们资源的能力,产业链布局,我们在河北也有投资做电动车产业链,也有投的很好的企业,基础是有的,辐射到氢燃料汽车领域我们需要再细化自己的资源,再看政策的配套,资金的配套和天然禀赋的资源配套制定自己政策,谢谢。
主持人郭宏超: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绿色产业发展是在政策上,还是在金融支持上或者是在科技技术上,在这个产业哪个方面最重要,对发展未来的产业,很多绿色产业它可以产业化的,但是技术达不到,还不能产业化,你认为哪个因素最重要?
江鹏程:华软最主要的投资方向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的重要性都是大家公认的。我再补充一点对于那些受政策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我们更关注的是政策的稳定和可预期性,新政策出来是没问题的,但需要稳,稳政策稳预期,这样企业才能做自己的决策,谢谢。